![]() 日志正文
|
||
文/满囤儿
参加《小时代4:灵魂尽头》首映式的时候,即便是我提前半小时到场,都没能挤进影院大厅。这里已经被守候红毯的粉丝们层层围堵了。那些长得比我还高的女生,竟然都要举着自拍杆,才能录下人群中心的采访画面,可见热浪之强足以把意志不坚定的伪粉丝吹到在地上哈。看到如此阵仗,我突然有了似曾相识的感觉。那是“哈利-波特”系列终结上映时的盛况。是啊。在中国自己的系列电影中,也就只有“小时代”培养出了和“哈利-波特”一样长情的市场。 作为一个成功的系列电影,“小时代”系列已经自我打造出了一套完整的电影语言系统。因此,作为终结篇《小时代4:灵魂尽头》也延续了这套系统。无论是故事结构、人物关系、情绪起伏、商战元素,都保留了系列之前的标签。作为陪伴该系列一路走来近十年的粉丝而言,本片几乎每一个镜头都能勾起丰沛的回忆。影厅中,随处可见哭成狗的女生。对于她们来说,这银幕上的每一幅画面,都能看穿其背后数年的光景,都有着银幕内外许许多多的心路历程。 虽然郭敬明总在强调自己是以门外汉的身份开启的该系列,但是他却有着一般导演所不具备的一个特质。一般导演总把作品放在观众和自己之间,躲在作品背后;而郭敬明却把自己和观众放在作品的同一侧,始终在作品之前,与观众一起注视着作品。这种方式打破了他与粉丝间的壁垒。他本身就是时代姐妹花的粉丝,他本身就还有对时代姐妹花的憧憬,他本身就在被时代姐妹花的喜怒哀乐而牵动着的人哈。 大师拍电影,玩的是大智慧,不易懂;郭敬明拍电影,玩的是小智慧,不易察。其实技术层面上,“小时代”系列几乎每一部都会有相当炫技的长镜头(终结的末尾也是一个炫技长镜头)。美术、造型、灯光、摄影、配乐这些指标更是羡煞同行。不过大家并不会去一一点赞,因为这些已经和“小时代”融为一体了。发展到终结篇,观众已经将这些看作是一个世界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美,就是这样的充满梦幻感。 出人意料的是,郭敬明在这部终结篇中,不仅仅完成了技术上的智慧,还在内容上秀了把高智商。关于系列的终结,不同观众的倾向定然不同。小说原著的结局也是有人喜欢有人心塞。于是郭敬明在终极结局上玩了个相当牛的开放式。于是悲观的人看,看到的是悲伤的结局;乐观的人看,看到的是乐然的团圆。反倒是像我这种双子座,偏偏脑筋转得太纠结,非要杜撰出第三种可能性,那真是比悲伤更悲伤的悲剧啊!
最后修改于 2015-07-09 10:51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list/yule/c161202.shtml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