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正文
|
||
文/满囤儿
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长大》是滕华涛和白百何联手的新作。因为它实在是具备了太多滕华涛的特质。有人拍戏是拍奇闻,是抓眼球,而《长大》则传承了滕华涛那种拍人路子,是在走心。仔细查过资料就更能理解了,原来滕华涛不仅是本剧的出品人、制片人&监制,而且把导演大任交给了自己最信赖的“关门弟子”。因此,《长大》开播到现在口碑一路坚挺,可谓青出于蓝。能否再进一步实现胜于蓝,就看后边十几集的表现啦。 由于广电总局的严苛,内地电视剧的类型和领域往往会出现扎堆。近年来,医疗剧的产量就颇丰。不过内地医疗剧往往以“医患”为噱头,吸引的只能是看热闹的心态。君不见在美国长播十年人气不减的医疗剧《豪斯医生》和《实习医生格蕾》,都是以写人为主的。有了能够抓住观众的主人公,观众才会持续追看,才会心甘情愿与主人公经历人生的起起伏伏。于是,《长大》的主人公虽然是在江城最大的三甲医院仁华实习,但是剧集却并不突出表现医患矛盾、奇异病例,而是重点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年轻人,并细致入微地展示他们成长的脚印。 “长大”不仅仅是经历时间的流逝,更是一步步跨过各种沟沟坎坎。《长大》这部戏里,每一个实习生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沟坎。魔鬼导师、末位淘汰、神级对手、猪级队友,每一个精心设计的情节点并非哗众取宠的虚张声势,而是为角色的成长设置障碍。这些障碍并不局限于医院内,而是来自于整个社会。观众在自己的生活中也会遇到这些障碍。而越过这些障碍的方式,只能是提升自己、强化自己,只有长大了一些的自己,才有足够的步幅去跨过障碍。这就是本剧引发了许多刚毕业大学生们共鸣的原因。 如果认真设计每一个角色,就会不局限于对与错、正与邪。开播后便有网友感慨:“每次他们说话吵架,我就觉得两边好像都在理啊。”为什么呢?显然是因为台词写得够贴近角色。每一个角色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世界的。而他们的价值判断,也正是如今社会上存在的典型。那么角色与生活的距离被拉进了,观众通过台词看透了每个人的那颗心,自然会为之“据理力争”。 看日漫总会感到什么东西都能用来决斗,看滕华涛的剧会感到什么地方都能成为战场。《蜗居》是战场,《浮沉》是战场,《长大》也同样是战场。本剧的编剧张巍写了两部电视剧版《杜拉拉》,可以说是写职场暗战的高手。《长大》中同样有着深藏的暗涌。白百何饰演的叶春萌稍不注意就掉进了有意或无意的陷阱中,随时都得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与时间斗。配合这种战斗氛围,《长大》还在某些特定段落提升了节奏,达到了电影的级别。比如第二集中的大规模急诊段落,场面调度、演员走位、镜头切换,给观众带来了流畅而紧凑的观感。 面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抉择,面对残酷社会大浪淘沙般的考验,每一个人都必须长大。在网上看到,已经有许多书迷开始讨论本剧的结局是否会采用原著。因为在他们看来,原著并不是一个Happy Ending,而是充满现实味道的辛酸。如今看来这部《长大》已经显示出了韩剧级别的摄影造型,以及美剧级别的人物塑造,那么你觉得他们会给你一个怎样的结局呢?
最后修改于 2015-02-06 17:51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list/yule/c161202.shtml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