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目击》:有效利用了影院观影的局限性

2013-08-31 08:40 阅读(?)评论(0)

文/满囤儿


        在视频网站大举抢购电影版权的今天,一部电影应该在影院看还是在电脑前看这个问题已经变成了明面儿上的讨论。(以前电脑看盗版,大家羞于提,只能私下问。)我们常用的标准,也往往是视听效果优秀的大片更倾向于影院看,以剧情取胜的中小成本类型片和文艺片则在家用电脑或电视看。理由便是影院可以提供更大的视觉区域和更立体环绕的音响效果。

 


        其实,还有一点是影院和家庭的本质区别,那就是影院提供的观影是有局限性的。你无法快进、后退、暂停、终止,只能严格按照播放的顺序来获取导演给出的信息。而那些有效地利用了这种局限性的电影,都属于更适合在影院看的电影。新晋导演非行便是一个善于利用影院局限性的导演。他的新作《全民目击》便是一部比视觉大片更有理由劝说你进影院,而不是错过档期后回家在电脑或电视上补。


        说非行是个特别有电影意识的导演,是因为他有别于内地很多先拍电视剧,练手练到一定程度后便转而拍电影的导演,有着特别本质的区别。电视剧导演往往拍东西特别技术化,在需要煽情、紧张、惊悚、耍酷的段落,都有一套娴熟的手段去填充,但是却总是出现不少信息空白的画面。非行则是一个重内容,轻手段的导演。《全民目击》体现得特别明显。片中几乎每一个镜头的出现,我们都能感觉到导演赋予了其目的性。只不过为了整体故事结构和悬疑的需要,单独某个镜头的目的,有的时候是可以第一时间明确为观众所获得的,有的时候是无法在第一时间明确地为观众所获得的。

 


        非行比当今比较活跃的同辈内地电影导演优势的一点,正在于他的这些目的至少在他的脑子中,是清晰的。第一时间的明确与否,是他自己按照对整部戏的布局,来进行了精准的安排。他让你这一刻就明了,你就明了;他让你这一刻生疑,你就生疑。而明了与生疑,都是为了让他想讲的故事以一种更戏剧化的方式向前推进。所有你生疑的地方,他都会用后边镜头的目的性,让你抽丝剥茧般地越来越明了。于是,《全民目击》必须在影院观影。因为正是由于影院里看电影有着不可逆的局限性,你才能按照非行精心设计的轨道来一步步走进角色的内心,拨开迷雾看到真相。


        从前作《守望者:罪恶迷途》中我们便看到了非行对这种控制的喜爱和用心。到了《全民目击》,由于有孙红雷、郭富城、余男、邓家佳等对内心戏和角色层次把握更加强的演员协助,这种线性观赏的跌宕感更加强烈。接下来,希望非行导演能够在新作的剧本创作上再进一步,把每一个镜头的目的做得更加巧妙,巧妙到能够让我们叹为观止。如果非行真能够跃进到巧妙的境界。内地那些推理爱好者们,便不必要只抱着日本的作品解馋了。

  最后修改于 2013-08-31 08:46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list/yule/c161202.shtml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