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澜:倾尽一生塑名将 精诚所至金石开

2010-11-05 23:20 阅读(?)评论(0)

专访/满囤儿


        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配乐,一个硕大的五角星闪耀着光芒。五角星上显眼地“八一”两个大字,像图腾一样庄严和神圣。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对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这个LOGO充满着崇敬之情。这是一个象征,象征着现代军人用电影还原历史,用电影祭奠先烈的决心和意志。他们的副厂长、著名军事题材影视导演安澜,就是这种精神的最佳诠释者。

 


        拍戏要有冲动和共鸣。


        1995年6月,求才若渴的八一电影制片厂把当时任长春电影制片厂创作生产副厂长的安澜特招了过来。在八一厂继续组织影视创作的安澜从此便和军旅题材结下了不解之缘。安澜对影视的热情也逐渐从管理领域向创作领域蔓延开来。2003年,徐宝琦编剧递给了安澜副厂长一个名叫《挺进东北》的本子。当时只读了几页,安澜便觉得“这个本子有点儿意思”。回忆起当时的感觉,安澜说道:“我们03年之前拍的《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是波澜壮阔地全景展示战争,是大题材、是写史的。可是这个本子不一样,它写人物。从人物出发,就是通过历史事件作为载体着重刻画人物。人物的活灵活现让我眼前一亮。”于是安澜就开始为之寻找合适的导演。
        每次洽谈一位导演,安澜总会问他对此剧本的理解。可是无论是年轻导演还是有些资历的导演,都一律以“保证完成任务!”来做回答。这让安澜和徐宝琦都不是很满意。安澜认为,想要拍好一部电影,光有坚决的态度是不够的,必须有冲动。没有和剧本思想的共鸣,他是无法拍出具有精髓和力量的作品的。连续三个导演都无法令徐宝琦满意后,他突然对安澜说:“要不你自己拍吧。你太有激情了,他们都太冷静了。”于是安澜决定亲自上阵,拍摄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
        更名为《曾克林出关》后的《挺进东北》,安澜只用了17天便完成拍摄。随后,《曾克林出关》席卷了内地各大电影奖项,华表奖、金鸡奖、百合奖、金星奖等等无一失手。影片同时受到了专业人士和普通观众的喜爱,对安澜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触动。从此,安澜又当上了名将导演。此片也随即拉开了“共和国名将”电影系列的帷幕。

 


        英雄,就应该树碑立传。


        有感于《曾克林出关》在艺术性、思想性和观赏性上的成功,安澜的“共和国名将”系列化的想法逐渐成熟了。在提出了这个系列的具体构想后,安澜和八一厂、电影频道的领导们可谓“一拍即合”。共和国名将系列从此成为了安澜倾尽一生的事业。
        该系列一贯坚持“真名真姓”,也因此遭到了一些质疑。有人认为该系列是在为个人树碑立传。安澜毫不回避,直言道:“‘共和国名将’系列就是要给共和国的奠基人、共和国缔造者、英雄们树碑立传,而且不仅仅是给某个人树碑立传,而是要给一批人树碑立传!这是他们应得的!”安澜表示,现在很多年轻人记不住自己国家近代史上的功绩人物,只知道追求歌星、影星、球星,是很令他伤心的一件事。于是他便要把这些共和国的奠基人拍成电影,让现在的年轻人以及后人都知道我们现代和平社会的基石所在。“现代艺术氛围比以前要丰富了,呈现出百花齐放之姿。可是我始终认为,那些革命英雄才应该是百花中最灿烂的那朵。”一谈起创作初衷,安澜就有着一股自豪感,“我们确定共和国名将系列以1955年授衔的十大元帅、十位大将、五十七位上将、一百七十七位中将、一千余名少将为创作原型。想想看,我国800万人的军队里才有1000多人能够得到将级军衔。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值得书写的。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和独特的性格,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体现着两项最可贵的精神:一个是爱国主义,一个是革命英雄主义。我们用现代的眼光去看当时人物身上的这些精神,目的就是希望年轻一代能够把这些最可贵的精神传承下去。”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谈到“共和国名将”系列的创作原则,安澜一直秉承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摆脱了国产战争片传统的以事件为首位的创作理念,把每一部电影的核心都归结到“人”身上。每次策划一个新的项目,安澜都会以题材和资料的成熟程度来决定是否投拍。在保证核心人物和核心事件跟史实吻合的前提下,对戏剧冲突的细节、以及悬念的层层设置上进行电影化的创作。
        在安澜的导演阐述中曾说道:“战争和人决不能两层皮。我们要把战争和人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写战争中的人、战壕中的人,战斗中人的瞬间、生死之间,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最后的渴望,把瞬间中他们最原生态的心理及行为展现出来与今天的观众共鸣。”安澜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共和国名将”系列中的所有作品,在核心人物的性格和核心事件上都参考了大量的资料,以及名将的后人、战友等人的口述,绝对不虚。而具体到这场仗如何打,安澜则进行了比较大的艺术发挥。尽管是编细节,安澜也会让编剧紧紧围绕着角色的性格来进行合理的编排,并力求在节奏上适应新时代的观影习惯。在一个接一个的戏剧冲突不断出现又不断被主人公解决之后,人物的形象就会被立体地塑立起来。名将精神层面的强大也就传达给了年轻的观众们。“既要调动观众的情绪,又要让他们有所回味。”安澜对自己的作品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我们绝不丑化任何敌对角色。


        在安澜导演的片子里,我们也不会看到像胡汉三和汤司令那样脸谱化的“敌人”角色了。对于敌对角色(安澜不习惯用“反派”来指代)的描写,安澜秉承着“不丑化任何对手,尽量以史实来写。如果需要编写,也要按当时的社会状态进行合理化推断。”的方针。在一些涉及抗日战争的电影中,安澜还特别邀请日本演员来出演日军将领,显示出了旷达的包容心态。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日本军,在安澜的作品中都得到了非常人性化地塑造。
        安澜认为在战争环境中,敌我双方的将领都是“各为其主”。一些敌方将领虽然站错了队,但是也有很多值得赞扬和学习的地方。尤其是有些国民党的将领,在抗日战争中也是立过功受过嘉奖的,安澜甚至会以英雄来对待之:“战争片最精彩之处就在于双方将领的斗智斗勇,如果我们把对手从人格到智谋都贬低得一文不值,那我们的英雄也是立不住脚的。”“平等塑造、还原为人”一直是安澜对自己导演作品的核心要求。


        国家需要我们吃这个苦,冒这个险。


        拍战争片是非常辛苦和危险的,但是因为国家需要,安澜及其带领的摄制组就甘愿吃这个苦,冒这个险。每次去外景地拍摄,安澜都要面对大风、寒冷等严酷的自然环境,而拍戏中的各种危险更是让他时刻神经紧绷。有一次拍坦克的战争场面,原本编排的戏是5个战士中枪后躺在离坦克履带2米之外的地方。结果实拍时由于副导演传达的失误,5个演员躺在了离坦克不到1米的地方。坦克按照原定路线行进,眼看就要碾过这几个战士的时候。也许是多年从事坦克驾驶教学的经验使然,当时的坦克驾驶员(某坦克学校的老师)突然感觉前面好像有人,下意识地停止了坦克的前进。为了保证拍摄进度,作为导演的安澜自然火冒三丈。可是当烟尘散去,大家看到坦克前确实躺着5个战士的时候,所有人的脊背都凉了。


        安澜拍得越多,就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越重,也会感到工作的意义重大。1000多位“名将”,没有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的还有很多很多。无论再苦再累,安澜都决意要把这个系列继续拍下去。同时安澜也在拍摄的过程中着意培养和挖掘年轻电影人,以希望这个系列能够焕发更大的光彩。共和国名将系列电影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收视率,以及网上各种在线视频的点播率一直都很高。可见,共和国名将系列还是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和欢迎的。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安澜用行动实践着自己曾经对国家许下过的诺言。在安澜的执着与努力下,“共和国名将”系列,将部部散发迷人的光彩。


原文刊载于《星途》杂志,严禁转载。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