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2》:集体进入状态

2010-05-03 12:43 阅读(?)评论(0)

    文/满囤儿


        一般的三部曲,第二部最容易成为最佳也最容易成为最差。这基本上取决于主创在制作第二部时的态度。很显然,虽然本片非常刻意地加上了一个关于李小龙的尾巴,但整体而言《叶问2》并没有成为第三部的预告片,而是具有绝对的独立性。影片的各个环节都是以做一个独立佳作为目标完成的,从而给人的感觉相当流畅。导演、编剧、配乐、演员、动作设计,第一集里大受欢迎的几大元素在第二集里都进入了更好的状态中,真是难得。


        叶伟信也进入了状态,把爱国功夫片的大框架玩得更为熟练了。整体框架稳稳当当,剧情推进的节奏前后非常协调,在我们想到要什么的时候,绝对会准时奉上什么,没有丝毫犹豫与拖沓。简单的故事,只要讲得错落有致,同样可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何况本片的细节仍然够精致。第一集里没有死的人物在本集里均有露脸,而且在不影响新剧情的情况下各有故事,非常照顾老观众。另外第一集中让我们印象深刻的那些小幽默段子,在第二集中也有更多类似的小佐料。尤其是在很多很“说教”的戏后面紧接着给你抖个小幽默。让观众心情没有那么沉重,放松了好多。


        《叶问》是当年北京电影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影片分析科目的考题。分析项目是剧作结构。功夫片的剧作结构其实并不算很传统的,《叶问》不传统,到了《叶问2》仍然有些怪异。总感觉功夫片的段落划分并不像普通剧情片那样利用情节点,而是用很一段段的打戏进行划分。总是一小段剧情引发一段打戏,再来一小段剧情再引发一段打戏。然后所有打戏的目的是为了引发最后的Boss战。非常简单明了。因为几个第一集的角色来打了场酱油,所以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本片的剧情不够集中。其实如果你把任达华去掉,只把本片看成是咏春阵营和洪拳阵营从内部对抗到联合对外的政策转变,就豁然开朗了。影片从始至终都是围绕着两个集团的冲突展开的,并没有多少累赘。


        本来对第一集《叶问》的喜爱仅停留在甄子丹以及影片优秀的武打设计上。可是在当年央视六套的新春音乐会上,交响乐团第一首曲子的第一个音符一向。我立刻明白了,原来《叶问》的配乐也让我印象如此深刻,只需一听便能辨识。《叶问2》在配乐这种技术项目上也做到了进一步优化。影片开端便是配合着熟悉的主题音乐对第一集的回顾,那种浑厚和壮阔的感觉直接就被继承过来,并且被迅速地铺展开了。影片继续发展后,我们可以在任何一个情节小高潮处听到与之相配套的乐曲。曲风也更加丰富和鲜明了。可以说,配乐对本片情绪的渲染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经此一役,《叶问》系列的主题旋律估计将达到《碟中谍》系列的认知广泛度。


        甄子丹现在接的片子数量多到吓人。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现在甄子丹的表演在技术上确实有了可以看得到的提高。几个大特写都能看到脸上细微的抽动,戏位尽出。黄晓明的戏份大都在前半段,那种痞里痞气的小混混气质非常充足。用我身边人的说法就是“真能得瑟”。在捅娄子被叶问说教后,黄晓明的角色在心智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却没了展示成熟的机会,略微有些遗憾。洪金宝的重量级加入绝对是影片能够超越前作最大的保证。这个洪师傅角色,无论从个性魅力还是心理状态上,都要比前作担任同样作用的廖师傅要饱满和复杂。再加上洪金宝洪钟般的气场,也是导致黄晓明等小年轻在影片后段暗淡无光的间接原因。


        本片的武打设计并没有盲目地求新求变,而是继续在展示传统武术的区别上挖得更深。一般的功夫片续集,最典型的就是《冬荫功》,往往是第一集武打套路的强化。第一集拳打脚踢,第二集就加进舞枪弄棒;第一集里一挑十,第二集就来一挑百。这样看似应该更过瘾更刺激,其实反倒容易引发观众迅速进入视觉疲劳。甄子丹本身的动作设计,仍然是传统的咏春套路。不过其对手的风格上便可以多作些文章。螳螂拳、八卦掌等传统武术都借由一个圆桌被展示了出来。影片仅有的一场器械战,也和第一集里的长棍一样,重点不在器械本身,而在讲咏春拳如何把器械变成身体的延伸。刀枪棍棒都耍得有模有样,向来都是不谙武学的年轻人的标签。作为能配得上“宗师传奇”这顶帽子的叶问来讲,“源”才最重要。


        《叶问2》显然要比《叶问》成功,不仅仅因为上述主创都进入了状态。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先一步进入状态的电影人带领下,所有观众也都进入了状态。那些双手握着手绢放在鼻子上的女影迷,在一部功夫片幕下感动着。能和大家一起进入这样一种观影状态,真好。


网易评审团稿件,转载请注明。

   阅读(?)评论(0)
该日志已被搜狐博客录用:http://blog.sohu.com/yule/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